共享经济已经来了,知识也可以共享?
越来越多的人不坐出租车,用Uber出行,不住酒店,通过Airbnb住在当地人家里,不去餐馆而是选择私厨。更有万众创业的热情和资本的青睐让共享经济的模式突破吃住行的领域,遍地开花。“共享经济”在金融和经济危机中被接受和广泛传播,最初和最接地气的功能是给身陷困顿的人们提供了赚钱和省钱的方法。它继而飞得更高,被赋予道德上的意义,这种利用互联网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模式是对过度消费的反思,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近年来,共享经济横扫住行等各个领域,通过聚合和调动个人资源,规模性地提高供给,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化资源效用。而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共享经济”也有待大规模调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加入了这场共享的盛宴,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资源加入到更加开放自由的价值置换体系中,这些现象有一个本质,即“知识共享”。
对于知识传授的学生端所得到的知识能力获取的效果优劣,不在于教育机构是否足够大牌、足够专注,而是在于与之点对点传授知识的老师的能力和水平。
刮起“留学风”
针对留学行业而言,留学机构本身在营销上消耗大量资源和力量,而在能力上却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更多是将每个人的申请情况进行标准化,套用模板,“是否需要留学”、“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等问题,留学机构最终的目的是以盈利为首。机构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服务”
开启共享模式
标准化的应试教育下,标准化的阅读理解、标准化的作文、标准化的人生目标等等,让中国学生越长大越缺乏创新的能力。老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面对长尾的学生,在科技的帮助下,可以做到真正因材施教,利用新的技术做好知识的聚合器和过滤器,将知识和需求匹配。而服务是否可以预期,重要的不是标准化流程,而是平台对于服务老师的管理上。如何引入老师,如何保证老师的质量,如何判断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能力等。
践行共享经济,向用户提供优秀的老师,通过努力来让老师和平台与时俱进,真正做到“知识共享”。